小老弟这会儿也做了一段时间的电子厂了。
想必也深知模具对一个工厂的重要性。
说实话,在那个时代,国内的模具技术真的是让人一言难尽的。
因为做过工业的都知道,只要你生产一样东西。
不管你的产品是钢铁制品,还是塑料制品,都离不开开模这环节。
而当时国内虽然也有一些模具企业,但这些模具企业,都有一个问题。
那就是精度不够。
所以当时国内好一点的模具企业,基本都是弯弯过来的。
而找他们开一次模,那可不便宜。
就比如小老弟现在电子厂里生产的ipd,就这玩意的外壳。
生产一套高精度的模具,那恐怕就要是十几万。
因为你不但精度要高,最关键还要耐用。
而国产的模具厂,有些能够做到高精度,但耐用就不行。
有些耐用可以,但精度就不够,这就是当时我们和外企的差距。
当然这也是因为,小老弟非常注重品质,所以才会花高价去开模。
如果只是粗制滥造,赚快钱,那完全就没必要了。
不过那可不是周平安希望看到的。
这还只是小小的ipd,这要是放大到其他工业品上,那咱们的差距就更大了。
有些复杂的模具,甚至咱们要花几十万,专门到倭国去找工厂开模。
而倭国也不会给你好好做模具的……
这就导致,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,我们国产的汽车,都别说发动机和变速器这些大件了。
就连车身连接处的缝隙,都处理不好。
就比如大名鼎鼎的晨华骏捷,这款车在上市之前,可以说是万众期待。
可上市之后,得到的诸多评价,却让人一言难尽。
周平安记得很清楚,当年这款车刚上市,就有人拿这款车的后备箱盖和机关盖做文章。
还专门拍照片,发到了汽车之家的论坛里。
他现在都记得那张照片,拍的就是这车后备箱盖,和前机关盖和车体连接处的缝隙。
居然和一个成人的小拇指差不多宽。
反观日系车和德系车的,却只有几毫米。
虽然有密封件,这缝隙宽点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但这却也反应出了,咱们国产车,在那时候和外资车在制作精度上的差距。
同时也引得国产车,在消费者心中的口碑彻底崩塌。
一个车企,连车身覆盖件都做不好,那他们还能造的好车?
他们的发动机,和变速器品质就可想而知……
当年晨华,奇瑞,长城,yd,几乎没有一家国产车企,没被这样的问题困扰过。
而他们,也都被日系豢养的水军,在这个方面围攻过。
而那时候,很多国产车企,就算有留意到这一点,但也有心无力。
毕竟当时,他们也想不出个太好的解决办法。
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0年。
在那一年,还是yd,率先出手。
他们趁着当年倭国遭受08金融危机的重创,就出手收购了一家倭国的荻原模具厂。笔趣阁
正是收购了这家企业之后,获得了他们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之后。
让yd的车身覆盖件精度,一下就提高到了合资车的水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