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第72章赈灾的非议
“傻子?”李锐冷笑,“那就让他们说去吧。我李锐做事,从来不在乎别人怎么说。”
几天后,康城外面的临时安置点,突然出现了许多招募工人的告示。李锐的计划开始了,他要建设康城大书院,康城文化馆,还要翻修康城城墙。消息传开,百姓们议论纷纷,有人兴奋,有人怀疑。
“听说驸马爷要建书院,见文化馆,还要修城墙,这是真的吗?”一个老汉问。
“当然是真的,我亲眼看到告示了。”一个年轻人兴奋地说,“驸马爷不但给做事的人吃饭,还给银子,这下我们有活干了,家里也有饭吃了。”
然而李锐以工代赈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朝廷那里。很多原本就对李锐不满的大臣立即借题发挥,对李锐的行为大为不满,认为他是在浪费钱财,甚至有人上书弹劾,说李锐实在邀买人心。
“李驸马这是在搞什么名堂?”刑部尚书马志成在朝堂上怒斥,“一万两银子,就这么挥霍了?即便是他自己的银子,也不能如此滥用?”
工部尚书武烈也附和道:“没错,这种行为必须严惩。李锐这是在胡闹,他根本不懂得治理之道,赈灾乃是朝廷的事,是官府的事,现在李锐自己拿银子赈灾,他想干什么?难道他要收买人心,意图作乱?”
皇帝肖承乾听着大臣们的话,也是陷入了两难,一方面李锐能够私人掏腰包救灾,这本来是好事,值得表扬。
但大臣们说的也似乎有道理,万一李锐居心不良,那这些灾民今天是灾民,明天就有可能是李锐的私兵,真要那样的话,那就麻烦了。
李锐在康城听到这些朝廷大臣的议论,只是淡淡一笑。他知道,自己的计划会遇到阻力,但他更知道灾民此时此刻更需要他。
“驸马爷,朝廷那边对你的传言越来越不利了……”张九真忧心忡忡地对李锐说道。
“张九真,你放心。”李锐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我李锐做事,从来不怕阻力。百姓,民心,这才是我最大的支持。”
在李锐的坚持下,各个工程如期开始了,康城的大街小巷,人们都是愉快地忙碌着,一砖一瓦,一木一石,都在见证着灾民生活的复兴。
李锐每天都会到工地上巡视,和灾民们交谈,了解他们的需求,了解他们的生活。
“驸马爷,您真是我们的大救星啊。”一个老汉感激地说。
李锐笑了笑:“老伯言重了,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。你们遇到了灾年,本就不如意,本驸马尽力帮助,也是在弘扬仁德,希望你们以后有了能力,也能帮助更多的人,世间的美好,需要我们共同守护。”
然而,就在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,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,让李锐的计划陷入了危机。
“驸马爷,朝廷派人来调查了。”张九真急匆匆地跑来报告。
李锐眉头一皱:“调查?他们想查什么?”
“说是要查您的账目,看看您是否真的花了那么多银子。又或许,,,”张九真欲言又止。
李锐问道:“又或许什么?”
“又或许想看看驸马爷你是不是在借机收买人心,有没有对朝廷不利的想法和打算。”张九真担忧地说。
李锐冷笑一声,满不在乎,道:“查就查吧,我李锐做事凭良心,不怕他查。”
调查的官员很快就到了康城,他们开始对李锐的账目进行严格的审查,同时还走访灾民,询问李锐是否有异常的举动。
对于这些,李锐都是坦然面对。
,,,
康城的秋风总是带着几分凉意,尤其是这县衙大堂,每一丝风都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。工部尚书武烈,身着紫袍,腰悬金鱼袋,步履沉稳地走进了县衙。他的眉宇间藏着不易察觉的阴霾,仿佛是带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来。
李锐,这位曾经的落魄秀才,如今的驸马爷,同时也是康城的知县,他正坐在书房内,手中握着毛笔,练习书法,神情淡然。他早已听闻武烈今日将至,心中虽有不快,却也未曾表露。
“驸马爷,久违了。”武烈的声音冷硬,不带一丝情感。
李锐抬起头,微微一笑,“武大人,久仰,武大人此次奉命来康城调查赈灾一事,辛苦了。”
武烈不答,只是环顾四周,目光如鹰隼般锐利。“听说驸马爷近日在灾区行善,救助了不少灾民,灾民对你都是感恩戴德,真是功德无量啊。”
李锐心中一紧,面上却依旧平静,“身为朝廷命官,自当为民分忧。武大人过奖了。”
武烈冷笑一声,“过奖?驸马爷,你可知这救灾之事,非同小可,稍有不慎,便会惹来非议。”
李锐眉头微皱,“武大人此话何意?”
武烈缓缓坐下,目光如刀,“驸马爷,你救助灾民,是否存有私心?是否想借此机会,笼络人心,图谋不轨?”
李锐脸色一变,“武大人,此话未免太过无稽。我李锐行事光明磊落,岂会如此?且我乃当今驸马,深受皇恩,又怎会有他想?”
武烈不语,只是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,递给李锐。李锐接过一看,脸色顿时一紧。信中内容,竟是有人举报他借救灾之名,行屯兵之实,意图谋取更大利益,甚至想要颠覆朝廷。
“这从何而来?”李锐的声音有些颤抖。
武烈冷冷一笑,“驸马爷,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。你以为你做得天衣无缝,却不知早已有人盯上了你。”
李锐心中一沉,他知道武烈此行绝非善意,定是受了皇后武雉的指使,前来找茬。
武烈乃是武雉的族弟,上次自己和武雉的妹夫陈志龙斗,最后扳倒了陈子龙,得罪了武雉,这次武烈来康城,自然目的不纯。
李锐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心情,“武大人,此事我自会向父皇解释清楚,还请武大人不要听信小人谗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