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日报》的报社在首都,各个省会城市也都设立了分站,每天同步版面进行印发售卖。
虽然不是华国最权威的报纸,却因为主编的大胆革新,不断丰富报纸内容,增强可读性,一跃成为了老百姓最爱看的报纸,影响力不容小觑。
这也是池皎皎选择《大众日报》投稿的原因,报纸产生的反响没有令她失望。
广大群众的情绪被挑起,他们为灾区人民流离失所感到揪心担忧,为军人以血肉之躯冲锋在前时感动落泪,看到军民战胜天灾团结一心重建家园时又大受鼓舞。
其中值得一提的是,报纸角落排列印刷了两张照片,一张腹部缝合的伤口,触目惊心,以及一张四位数的巨额存根。
照片的主人是一位叫小陈的战士,他在救灾中险些丧命,如今却面临被处分退伍的困境,如此不公遭遇令人气愤拍桌。
发报当天下午,市民中掀起了两股浪潮。
一股是捐钱捐物想帮助灾区共渡难关的,一股是关心小陈战士的伤势和军区处理情况的,事件很快引起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,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前往海岛进行调查监督。
……
华老太太每天上午都要看报纸,《大众日报》是必读的。
看到崇兴岛那篇文章时,她不由得坐直了身子,戴着老花镜神情专注,一会儿点头一会儿蹙眉。
突然,她一巴掌拍在旁边的桌子上,怒声骂了句什么,把走进来的华仲远和华若兰吓了一跳。
华若兰,也就是池兰香,上前亲昵地挽住华老太太。
“这是怎么了,看个报纸把您弄得这么生气?”
华老太太指着报纸示意她看,“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,立意好格局大,字字珠玑,句句佳篇,你拿去好好学习,读不懂就在本子上誊抄两遍,对你语文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。”
池兰香瞟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的字,顿觉头大。
她很没礼貌地从华老太太手里抽走报纸,扔到桌子上。
“奶奶,这种惹你生气的能是什么好文章,写文章的都是臭老九,要挨批斗的,我才不要跟他们学!”
别以为她看不出来,华老太太就是嫌弃她农村来的没文化,天天在耳边说教,烦都烦死了。
这几天还把她拘在家里读书写字,以致于她现在看见字就想吐。
女子无才便是德,真搞不懂华老太太看这么多书有什么用,自己看不够还要拉上她,害得她都没时间去薛家做客了。
有这闲工夫,还不如多帮她物色物色对象,只要嫁对了男人,多生几个儿子,还愁以后过不好吗?
看到孙女眼底的轻蔑不屑,华老太太就知道她没有听进去自己的话,心中升起一种颓然无力感。
她试图教孙女读书明理,将其往好的方向引导,可只有真的尝试了,才知道这有多难。
“若兰,话不是这么说的,奶奶以前也常给报社投稿,你爸爸手底下还带着不少学生,那是不是我们也都成臭老九了?”
池兰香表情一僵,随后委屈地瘪嘴,“我说的是写那篇文章的人,又没说您和爸爸,奶奶您这么严厉干什么呀?”
她说完,眼神求助地看向华仲远。
华仲远立马打圆场道:“妈,若兰不是那个意思,您别多想。”
华老太太看他一眼,无奈摇头叹息,仲远突然得了个女儿,太过溺爱了。
想到华仲远这次出基地就是为了去崇兴岛参与研究工作,她出声询问,“台风停了,上面通知什么时候动身?”
华仲远温声道:“后天一早就走。”
原本的行程是直接上岛,因为台风突然登陆,道路交通中断,岛上忙着灾后重建,组织上便安排他先行返回首都,301研究所的同志们则暂住覃市招待所等候通知。
华老太太习惯了儿子的忙碌,倒是池兰香不高兴的小脸一垮。
“不是才回来吗,怎么又要走?”
目前整个华家,她最喜欢的人就是华仲远,因为他对自己实在太好了,可以说是有求必应,百依百顺,要星星不摘月亮的那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