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趣阁

书趣阁>情定一生无悔过完整版免费阅读 > 第154章 府城之行前(第1页)

第154章 府城之行前(第1页)

大家都是聪明人,武先生能在这医馆做工那么多年,而且时不常的给他们赠药、熬汤的,这些她可不认为武先生能自掏腰包,一次、两次是可以,但是时间长了,谁家的老板会同意。

而武先生每一次都能做到,就足以说明他这个人的人际交往,十分的圆滑,头脑也是很聪明的。如果说赵翠娥的肚子真的有问题,那在自己开口问了之后,这武先生就会有所警觉的。

而刚刚他在回答自己问题时,又故作平常的提到了女人生孩子凶险一说,这意味着什么不用明言。看起来这个武先生,虽然不耻那对母女的做法,但还是向着他们的。

毕竟在这个年代,女人不贞,那可就是要浸猪笼的下场,而那个赵翠娥的肚子里有了孩子,不管怎么说,那都是一尸两命。武先生是个郎中,生命在他的意识里,那绝对是至高无上的。

徐苗拿过药包,跟武先生打了个招呼,便离开了医馆。回到庞老板那里,老板娘已经给她准备了一个食盒,里面放了不少的点心,徐苗感激的接过来、道谢之后,赶着骡子回了小八家子村。

至于她在镇上听的那些话,还有武先生在医馆说的那些,她一个字也没有跟老宅那边说。原本她也就是打算自己知晓便是,没想跟老宅那边有啥瓜葛。

再说了,如今徐汉杨是童生,赵翠娥的身份也是水涨船高,老宅那边就算再赵翠娥的肚子有错怀疑,可那王道婆的解释,也不是没有道理,更重要的是,徐汉杨对赵翠娥可是一门心思,都到了这会儿,谁还能说点旁的了。

徐苗如果真的把听到的、推测到的说出去,人家不仅不会感激她,还得说她居心叵测什么的,那到时候可就真的没吃鱼反而惹了一身腥……

……

厂房自打建成之后,徐苗就等着欧阳旻睿那边的消息,原本说是中秋节他们要过来一趟的,可这都拖到了九月中旬,还没有任何的消息。

不过她倒也是能沉得住气,竟然真的没有去追问,更加没有焦虑。每天还是照看着豆腐坊,清算着自己手上的银钱,还有未来家里的开销。

眼瞧着就要入冬,菜园子里的黄瓜、豆角等都已经罢园,这日徐苗忙完了豆腐坊,正巧赶上了三郎、小五休沐,姐弟四人把菜园子里剩下的黄瓜、豆角、各种的青菜,都收了回来。

架黄瓜、豆角的架条都要码齐、收好,来年还得再用。徐芽在院子里支了一个菜墩子,然后坐在小板凳上,把姐姐他们收回来的菜,切片、切丝。

小八家子的冬天,基本都是靠腌菜、冻白菜、土豆、萝卜度日,徐苗去年冬天穿越到了这里之后,就觉得各种的苦日子,还以为是老宅那边舍不得做干菜丝吃,闹了半天,是这个朝代的人,没有想过把菜切成丝、晒干,留着冬天好吃的习惯。

徐苗是个现代人,以前农村的爷爷、奶奶,一到入秋的时候,就会晒各种的菜丝、土豆干,然后等去城里他们家的时候拿过去,那会儿还真的当好东西吃呢。

徐苗就简单的说了一下,徐芽便心领神会的明白怎么弄了,豆角切得特别细,徐苗抽空看了一眼,都赞赏的直点头,这个小丫头不是她自己夸口,日后绝对不愁嫁人的事儿,小妮子乖巧、懂事、心细能干活,谁家不争抢的要啊。

一直忙到傍晚,除了白菜之外,所有的菜都收了回来,白菜还需要再等上一段时间,还能再让它壮点儿心,这个壮点儿心意思就是再长长,农村管白菜长得好不好,都习惯说成心壮的实诚不实诚。

豆角切了一大半,剩下的那些还得在切上几日,徐苗接手徐芽手里的活儿,让小五跟着她一起去做晚饭,留三郎坐在院子里,姐弟俩一边干活一边聊天。

三郎刀功虽然不咋地,不过帮着晾晒个菜丝还是可以的,放在盖帘上,然后端在风干的地方,其他也就没什么活儿了。

徐苗一边切着菜丝,一边开口问道说:“你跟小五最近在书院,有没有看见汉杨哥?”

“没有。”三郎老实的回答着,手里把玩着豆角又说,“汉杨哥自从考中童生之后,便没有再去书院,咱嫂子不是有身子了嘛,估计得陪嫂子吧。”

徐苗听到这话,用没有拿刀的那只手,轻捏他的鼻梁,说:“你咋知道汉杨哥是陪媳妇儿,他跟你说的?”

“那倒不是,就那天他跟夫子说话的时候,我听了点儿,好像提到了这个。”三郎说完,把手里的豆角递给徐苗之后又说,

“不过后来,我无意间听别人跟夫子说,好像汉杨哥要去府城的书院念书呢,具体是不是,那就不知道了,反正跟咱也没啥关系,我也就没当回事儿。”

徐苗听到这话,不禁惊讶的挑了下眉头,去府城念书?那可要不少银子呢,就算这自己的妹夫家有钱,可人家也不可能,那么义无反顾填补你这个大舅子就是了。

理儿虽然是这么个理儿,但是老宅那边,若是郑氏跟那对父子提个什么主意,估计还真有可能就……

算了,想那玩意也没用,谁家的日子谁过就是了,徐苗摇了摇头,继续切着豆角丝。晚饭吃的豆角炖土豆,都是小土豆纽子,根本都不需要切,就那么直接吃就好。徐苗看着土豆,想了想说:

“芽儿,明儿把那些小土豆纽子都烀熟了,然后咱们把它切成片晒干,留着冬天吃。”

“嗯,明儿做完早饭我就弄。”徐芽点头应着,只要能省钱,冬天有菜吃,徐芽都是双手赞同的。姐弟几人吃过晚饭,坐在油灯下,徐苗继续教三个孩子记账。

家里以后的形式,多半是以生意为主,不过这有了银子,自然还是得买地,士农工商,当然不能入了那商籍,虽然有钱人多半都是商籍出身,终究排在最末,被人有点点的看不起。

要不咋说这个时代的人可笑呢,一方面羡慕人家有银子,可另一方面又嫌弃人家是商籍,满身的铜臭味,自相矛盾的无法形容,可偏偏这些人还觉得自己很有道理。

一开始徐苗是真的没想那么多,可三郎跟小五是男孩儿,以后要顶门立户成为一家之主,真要是弄了个商籍,以后孩子出生都得那个户籍,那还真是挺悲催的事情。

不管怎么说,先让他们抱住“农”这个户籍,至于那个“仕”,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。徐苗教的很细致,三个孩子学的也很认真。

尤其是三郎跟小五,他们两个学的更是起劲儿,平日里在书院也多少都学上一些,可怎么听大姐教的,就是比书院讲的要简单、清晰、明了,没那么多繁琐、复杂。

直至戌时初,徐苗才停了声音,然后伸了个懒腰,说:

“行了,今儿就到这了,赶紧回去歇息,明儿还要去念书呢。”

三郎、小五闻言,都不约而同的点头,然后纷纷下地穿鞋之后,冲着坐在炕上的徐苗,抱拳行礼一下,说:

“大姐,我们歇息了,您也早点儿。”

“乖,去吧。”徐苗摆摆手,让他们哥俩赶紧回去休息。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这哥俩自从去了书院之后,规矩、言谈都改变了不少。

虽然三郎的性子还是急躁了一些,不过还照以前来说的话,还是有进步的,至少走路不那么风风火火了,别看那小子身子骨不好,可那不服输的劲儿相当强了。

自从里正二伯不送他们去上学之后,这三郎走路那是匆忙的,小五经常跟徐苗汇报,说哥哥到了书院如何如何的不舒服,如何如何的喘粗气、不舒服,徐苗是听在耳里,急在心里。

可第二个月之后,就不一样了,很少能听到小五“打小报告”,也基本上看不到三郎咳嗽了,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这俩孩子每天晚上回去睡觉时,都会行礼、问安之后,方才回屋自行休息。

徐苗感到欣慰的同时,也是觉得这古代传统的礼节不错。在现代,哪还有什么晨昏请安,就算是过年敲钟拜年的时候,怕是也没有谁给长辈磕头拜年的了啊……

……

一连几日,徐苗跟徐芽都是忙碌,各种的菜丝、菜干,全部切好、晾晒,姐妹俩的肩膀,都是酸疼的不行,就那么一个姿势的拿刀切菜,换做是谁,都会不舒服的。

里正家的单氏,还有李郎中那边的李婶子,也过来帮了两次,不过听闻徐苗说晒干了冬天吃,也回家忙着自己家的切菜,根本也顾不上这边。

当然,这都是可以理解的,如果人家不顾自己,就那么帮着他们,估计徐苗也会寝食难安,亚历山大的。这刚刚弄好干菜没几天,就又到了收白菜的时候。

徐苗每每想到这儿的时候,都觉得好生无语,这要忙的时候就忙的你脚打后脑勺,要是清闲,那就是猫冬那会儿了,每天除了做饭、喂鸡、喂猪,基本上就没啥大事儿了,也不说匀呼一下……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