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趣阁

书趣阁>剑道乾坤百度百科 > 第222章 将犯人捉拿归案(第1页)

第222章 将犯人捉拿归案(第1页)

李阳城面向罗常,沉声问道:“罗通判,你可知罪?”

罗常的心一沉,变了脸色,不过他强作镇定,反问道:“下官不知钦差大臣说的是哪方面的事?”

“你是真糊涂啊,还是假糊涂?你当通判,当然指判案的事。”李阳城说。

罗常赶忙抬起头,声音洪亮,理直气壮回道:“下官到任冀州一个月,断案近千件,百姓无不称赞下官青天大老爷。要说其他方面,下官做得也许还不够好,但在判案方面,下官说第二,无人敢说第一。”

“啪啪啪!”

李阳城给罗常鼓掌,阴阳怪气地嘉许他道:“好一个青天大老爷!在本钦差看来,是赚钱大老爷才对吧?”

“嗯?”罗常心中扑通扑通狂跳几下,自己做事很隐蔽的,他怎么会知道?不行,打死不能承认。

他初来乍到,不了解情况,一定可以蒙混过关的。假装不解地问,“钦差大臣此言何意?”

李阳城也不点破,说道:“举头三尺有神明,你自己做的事,自己不清楚吗?非要本钦差给你说明白,你才死心?”

罗常说:“下官在这里当官,可谓是两袖清风,从不拿百姓一针一线,不知钦差大人听了何人所说,这样歪曲事实,给下官栽赃?”

李阳城淡淡一笑,说:“你啊,连自己身边人都管不好,还敢如此顽抗,真有你的。看来你是不到黄河心不死,不见棺材不掉泪啊!”

听到身边人,罗常迅速捋捋思维,把身边人一个个掂出来晒晒,当想起师爷施良民时,他笃定此人不会背叛他,想都不想,把他忽略,又想别人来。

他收钱干坏事,当然要隐秘,不会让更多人知道。

想来想去,他肯定李阳城不知道他的秘密,肯定是在诈他,就说:“下官保证,身边无人说三道四。钦差一定是误听别人的谗言,对下官有一定误解。”

李阳城眨眨眼睛,叹口气:“靳月娥的案件,你知不知道?庞杰的案子,你知不知道?”

罗常的头昂得很高,大声回答:“原来是他们两个人啊,靳月娥抱着孩子跳河自杀,与别人没有关系,这不是谋杀,下官没有给她立案。所以,这个案子不成立。”

“庞杰的案子,也不能成立。庞杰的父亲庞七,不知受到谁的刺激,犯了神经病,见人就说他儿子被陶然父子害死。下官看他可怜,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,派衙役将他送回去,还叮嘱村正看管好他,不要让他再跑出来胡说八道。”

“精彩,精彩,果然精彩!”李阳城心里痛骂罗常,特玛德,你的脸皮是真厚啊,比城墙拐弯处还要厚三倍。

明明是你收钱不作为,还说得如此冠冕堂皇,好像你真的是为民着想的好官。

如果不是提前调查清楚,还真会被你忽悠瘸了。

李阳城问罗常:“这两个案件,你深入调查了吗?走访了吗?问过证人吗?”

罗常回道:“这两个案子案情简单,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,不立案,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。立案调查下来,搞得人尽皆知,影响他们日后的生活,让他们生活在阴影中,这不好吧?”

“本钦差了解的情况,与你了解的恰恰相反,靳月娥是被强女干才嫁给成继年,临死前,她受到非人的虐待,不得不跳河,以求解脱。”李阳城侃侃而谈。

“陶然父子在村子里为非作歹,欺男霸女,作恶四方,村民们对他敢怒不敢言。这样的人你不调查,不走访,接了一百两银子,就想解决这个案子?”

“你知不知道什么是按下葫芦起了瓢?”

听到一百两银子,罗常的心怦怦狂跳成一团,坏了,他怎么知道我收了陶家一百两银子不给庞七立案的?

这件事,通过施良民办的,难道是他泄密?如果他泄密,自己就危险了,他知道自己很多很多的事。

不知不觉间,罗常汗如雨下,再也没有刚才的高傲和淡定。

李阳城对左右的衙役说:“本钦差现在决定,暂时夺去罗常的通判一职,押入大牢,等待审讯。”

衙役们相互看一眼,以为听错了,这儿是通判办公的大堂,通判才是这里的大爷,现在竟然要把他关入大牢?天下还有这样稀奇的事情?

看到他们不动,李阳城严肃地说:“怎么,本钦差指挥不动你们?”

衙役这才走过来,准备摘掉罗常的官帽,剥他的官衣。

罗常不服啊,左右挣扎,大声叫冤枉,说李阳城误听别人的谗言,希望把他留在外面,让他协助李阳城办案。

李阳城不理会他,只对衙役说:“火速押入大牢,不得怠慢。”

衙役走过来,不管三七二十一,摘下他的官帽,脱掉他的官衣,拖起来就走。

罗常双腿蹬地,想顽抗,可是他一个人的力量,没有几个人的力量大,还是被拖走了。

走到门外面,他还大声叫冤。

李阳城对所有衙役说:“现在,冀州通判一职,暂时由本钦差担任,等朝廷派来合适的人接管,我再把权力交出去。”

“钦差威武!”众衙役高声称赞。

李阳城对所有人说:“派十个人,去石滚村,请靳麦堆和成兰到大堂上来,本钦差要替他们判案。同时,也要把犯人成继年和其妻子徐氏逮捕归案,这两个人必须捉拿到手。”

有十个人接了命令,立刻出发,去请人。

李阳城又吩咐道:“再去十个人,带上兵器,去小军营村,请庞七到樊建培到大堂上来,同时捉拿陶然和陶大勇父子归案,不能让他们逃脱。出现失误,唯你们是问!”

又站出来十名衙役,接了李阳城的命令,离开冀州,到地方捉人去了。

他们都走了,大堂上还有几名衙役。

李阳城对衙役说:“去一个人,请师爷施良民过来一趟,本钦差找他有要事商量。”

有人去请施良民。

李阳城坐在大堂之上,抚摸着桌案,看着堂下的衙役,心潮澎湃。

坐上这个位子,就要为官一方,为民申冤。可有些人不珍惜这个位子,在任上净干些见不得光的事。

枉费朝廷对他们的精心栽培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